作者:张燕 来源:《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
对一个创业者而言,赚钱仅仅是结果,不是目的。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就是自以为聪明的人;而最想发财的人,往往也发不了财。
1、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富起来
马云:我觉得通过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之后发展交易一定要过诚信这个独木桥,没有诚信就什么都实现不了。小企业成功靠精明,中等企业成功靠管理,大企业成功靠诚信。
在马云办公室的墙壁上,挂了一幅金庸送的亲笔题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马云只要抬头,就可以看到这幅字。马云很喜欢这幅字,将这幅字的内容作为管理心经,他说:“那是对我的警示。”
B2B被马云做得很不一样,国外的B2B是为了给企业节省时间和资金,可是马云却认为B2B是要帮助中小企业赚钱。马云认为,在B2B领域中,最终取胜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诚信。
为了确保诚信,在2002年3月份的时候,马云推出了“诚信通”。所谓“诚信通”,即是和信用管理公司合作,对网商进行信用认证。这是对买卖双方诚信的保障。在双方进行交易之前,可以在“诚信通”里查到对方的档案,里面有很翔实的资料,有企业的详细信息,有会员间的相互评价,都可以证实对方的信用如何。
这些记录,无论好坏都是无法更改删除的,会在档案中留存,伴随会员一生,这样无形中就约束了那些想要“做坏事”的会员。在这样严苛的监督下,会员们自然是规规矩矩,不敢造次。
马云想要达到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正如他提出的口号:“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富起来。”“诚信通”的会员一增再增,马云不得不快速招人,以应对庞大的需求。“诚信通”一个接线生半年内通过电话,就能做成100万元的生意。看来,诚信一旦做成了,做实了,真的是一座推不倒的大山。
马云在接受各大报纸杂志的采访时,对诚信作了如下阐释: “中国加入WTO最大的挑战就是诚信,企业做生意首先要建立的就是诚信,诚信是最大的财富。这是今天的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阿里巴巴中文站的‘诚信通’现在成了火爆品牌。我们昨天和一个学者谈论诚信的问题。他说,在现实层面可能很难解决诚信这个问题,在网上反而容易解决了。‘诚信通’其实很简单,以后谁要和你做生意,先看你在网上的‘诚信通’活档案,你获奖了可以放上去,法院对你们判决了也可以查到。我希望全中国每个企业都有一份网上的活档案——这是信誉的档案!”
“今天通用电气和我们有网上的合作,选择‘诚信通’的商人作为其潜在供应商,沃尔玛也选择阿里巴巴为合作伙伴。我们不评论企业是否诚信,诚信是做出来的。一个企业在网上的诚信记录由它的客户来写,是不断新加入的客户来看你的诚信档案,让他们来评定你是否具有诚信。”
“所以只能是‘诚信通’客户才能进行诚信的评论,每一次评论都有详细的记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竞争对手在记录中恶意中伤的事情发生。如果你的档案里有不好的记录,我们要张榜公布出来。你做了坏事,我就让你活着比死还难受。”
有人会说,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这么残酷,讲诚信怎么能赚到钱,根本不可能致富。很多人为了赚钱,昧着良心做了很多不诚信的事情,说了很多不诚信的话,他们可能得到了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讲,他们已经败了。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商人本来最怕失去信用。他总是时刻小心翼翼地按照契约履行所承担的义务……”所以说,做商人应当以诚信为首。马云做生意讲诚信,诚信也帮了马云。当时做中国黄页时,互联网的虚拟性令马云的业务很难开展下去,而他也一度被冠上了骗子的头衔。正是因为马云讲诚信,才将中国黄页发展了下去。
看看世界上的很多大企业,正是因为诚信度很高,才能发展到令人瞩目的高度。劳斯莱斯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信誉,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为顾客提供完美的汽车。劳斯莱斯认为他们不是只管卖“车”,而是要把“威信”与“名誉”卖出去。劳斯莱斯注重细节,将一切瑕疵都尽量剔除。在世界性的汽车公开性能审查会上,劳斯莱斯经常荣获第一。
曾经有一对美国夫妇驾驶劳斯莱斯去欧洲旅游,结果在半路上,后车轴突然断裂。这对夫妇给劳斯莱斯在伦敦的总部打电话说到这件事情。几个小时后,劳斯莱斯的工作人员就乘坐飞机赶来,为这对夫妇修好了车。
之后,这对夫妇去支付修理费时,公司的负责人说:“你们的车轴是我们创业以来第一次折断的,我们曾强调绝对不会发生事故,这是我们的失误,所以,我们应该为你们更换一根永远不会折断的车轴。”
数百年来,劳斯莱斯虽然产量不多,但每辆车都力求做到最好,对顾客的承诺不会落空。马云说诚信绝对不是一种销售手段,更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它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
在录制《赢在中国》节目时,马云对三位幕后进行金钱交易的参赛选手说了以下一番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与感悟:
“你们犯了一个几乎所有创业者都会犯的错误,也没什么大不了。商业社会其实是个很复杂的社会,但是我觉得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让自己把握住,就是诚信。因为诚信,所以简单。越复杂的东西,越要讲究诚信。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我也在反思。我想成为这样的企业家吗?我们是企业家吗?企业家、商人和生意人有什么样的区别?生意人唯利是图,有钱就赚;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必须承担社会的责任,创造价值,完善社会。
“但是无论你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生意人、一个优秀的商人,还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一样同样的东西,那就是诚信。诚信是个基石,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难做的。但是谁做好了这个,谁的路就可以走得很长、很远。
“跟你一样,我是大学里出来开始创业,有四个人骗过我。他们比我大多了,每次他们讲的故事都非常好听,所以每一次我都上当。今天我活下来了,骗过我的,当时比我大得多的人,他们的企业都关门了,而我们还存在着。骗别人的人,一定有一天会倒霉。而要不上当,就是让自己能扛得住诱惑,扛得住压力,扛得住贪。”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抵挡不住诱惑,控制不住贪念,扛不住压力,就背弃了内心的诚信。要想使自己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讲诚信,讲信誉。阿里巴巴因为懂得这一点,所以生意才会越做越大。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本。想要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获取更多的财富,就要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基础稳固。
2、自己的钱很珍惜,别人的钱很小心
马云:在阿里巴巴这个手术台上,我就是主刀医生,我自己开刀,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护士,我要刀他给我刀,我要钳子他给我钳子,都是我的决定,任何人都是我的助手。
有一份针对企业界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浙商是当今中国最会赚钱的商人。马云也是浙江人,他也有着浙商务实、敏锐的特性,这对他的创业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和创业团队凑的那50万元根本不经花,现负责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政府事务、市场活动,任集团资深副总裁的金建杭说那50万元本打算是坚持10个月的,可离10个月还早呢,钱就花没了。
在马云筹钱、公司缺钱的那段日子,为了压缩公司的运营成本,本来就要求节俭的马云对公司的成员开支更是抠门。那时候彭蕾是公司的出纳、采购员,负责公司的一切花销。被马云称为“组织部长”的她,当时更像个打杂的。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分工,哪个工作缺人,你又能做一点,就去做。其实我就是管钱的,买盒饭,打印纸没了买纸,就管这个。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公司。公司是1999年9月10日正式成立的,之前我是做客户服务、出纳。”这是彭蕾当了阿里巴巴的副总裁后,回忆当年创业艰辛时说的话。
买办公用品时,彭蕾总要货比三家,尽量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争取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办公用品都如此节省,出行工具就更别提了,公司没钱购车,员工出门能走路就走路,能坐公交就不打车。如果必须打车,那也尽量打最便宜的出租车,尽量不坐桑塔纳,而坐夏利,因为桑塔纳比夏利贵1块钱。金建杭说:“我们打车,一看是桑塔纳,本来手都举起来了,就跟人家出租车司机聊上几句打发过去,直到看见夏利才坐上去。”
后来,这种节俭的传统就一直在阿里巴巴公司延续了下来,曾经共同创业的同事,现如今都成了公司高管,他们出差坐飞机很少坐头等舱,打车也尽量选便宜的。在阿里巴巴办公室门口的复印机上放着一个储蓄罐,旁边墙上白纸黑字写了很长的复印机使用规定,在这份规定中明确写到个人因私事复印每张5分,自觉投币。
在阿里巴巴找到投资后,公司也保持了这种良好的风气。金建杭说:“因为公司成本控制得越好,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就越大,这个习惯大家还是保持得不错,无论有钱没钱;没钱这么过,有钱也这么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很多人在创业初期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事业成功后,便开始了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也有很多人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依旧保持节俭的作风,他们的金钱观是朴素无华的。
就拿李嘉诚来说。他坦言自己是喜欢节俭生活的人,“我的生活标准甚至还不如1962年的生活标准,我觉得简朴的生活更有趣”。这并非李嘉诚在故作姿态,而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写照。
李嘉诚的西装多是穿了很多年,鞋子也是如此。他不讲究衣服和鞋子的牌子,只要得体、整洁、干净就可以。在人们的印象中,李嘉诚从不披金戴钻,他拥有别墅和游艇,但他一般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偶尔还会坐的士。
在吃饭这方面,李嘉诚的标准是一菜一汤,或者两菜一汤。请客的时候,他一般不会饕餮浪费,而是根据客人的人数和爱好来选择菜肴。多年来,李嘉诚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的消费水平甚至还不如打工的白领。
节俭并不是丢人的事情,很多人常常怕自己没钱而被人看不起,从而打肿脸充胖子,花钱装点门面,这是很没有必要的。人们从心里尊重的是那些物尽其用且有着正确价值观和金钱观的人,而不是虚荣好面子的人。
同李嘉诚一样,比尔·盖茨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名下的净资产高达数百亿美元。就是这样一位大富翁,在一次与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时,因为没有停车位了,那位朋友建议将车停放在饭店的贵客车位,比尔·盖茨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贵客车位需要多支付12美元,他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不要因为这样,就认为比尔·盖茨是一个抠门的人,虽然他不愿多支付几美元的停车费,但他却肯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又一次捐出大笔的善款,他还表示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将自己95%的财产都捐出去。
“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对于金钱,比尔·盖茨的态度很淡然,他努力工作并不是为了钱,他从不想如何享用这些钱,他不希望因为钱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本色。
一次,比尔·盖茨和妻子来到一家食品店,他看到店内挂着打折优惠的招牌,就被吸引了过去,在仔细检查了商品的真伪和保质期后,他高兴地买下了那些打折商品,并对妻子说:“我今天很高兴自己没有多掏腰包。”
比尔·盖茨的生活信条就是:“一个人只有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正如比尔·盖茨说的这样,能够正确对待金钱的人,才能够做到事业有成。因为他们明白钱真正的用途是什么,他们能够将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懂得节俭的人,懂得克制自己的金钱欲望的人,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马云将阿里巴巴办得有声有色后,许多投资人被吸引过来,面对在门口排队等着给阿里巴巴投资的人,马云却说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话:“我们不需要钱,如果真的需要钱做资金储备,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上市融资,要么私募。”
面对找上门来送钱的投资者,马云看到的不是一捆一捆的钞票,而是这些投资背后,能带给阿里巴巴什么样的前景。
“私募资金可以让我们做战略的部署、人才的储备,不会因为上市的压力做长远布局。你可以看到现在三大门户网站只能考虑下一个季度怎么办,我们今天的资金可以让我们考虑3年以后怎么布局。你不上市,你面对的是5个投资人;你上市,就是要面对5000个投资人。不是怕,是时机没到。”
人们往往只看到马云以及那些有钱人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却忽略了他们对待金钱的方式和态度,这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马云如果不是有着极大的理性和对金钱的正确态度,那阿里巴巴也就不会有今日的辉煌成就。
3、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
马云:不解决安全支付的问题,就不会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可言。
淘宝网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发现了一个网民在网上购物普遍担心的问题,那就是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如果能够解决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那就会在中国的电子交易市场大获成功。华尔街的投资者曾经预言:“谁在支付上掌握了主动权,谁也就掌握了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
马云也认定,安全支付是个大问题。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安心在淘宝网购物,他在淘宝网设立了多重安全防线:卖家要想在淘宝网上开店,就要先通过公安部门验证身份证信息;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手机和信用卡的认证;淘宝网有信誉记录,如果有欺诈的行为,会被记录在案。
但马云认为这些还远远不够,网络安全支付的问题将会是电子商务的一场持久战,马云决心将这场仗打下去。他的团队一直在秘密地进行研发,支付宝的横空出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从购物网站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现代人不可逆转的生活状态。到2004年的时候,成立不到两年的淘宝网就拥有了450万的注册用户,每月高达1亿多元的交易额,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成绩,但马云没有沉浸在商业成功赚到钱的喜悦中,而是更加注意到网络安全支付的重要性。
支付宝在2003年试探性推出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到2004年的时候,使用支付宝进行网络支付的人已经占了淘宝网用户一半的比例。之后,支付宝不断改进升级,在2005年的时候,推出支付平台alipay网站,将支付宝做成国内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的技术标准。
支付宝面对的顾客不再是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用户,同时还会为其他电子商务公司的客户提供服务。不但如此,阿里巴巴还打出了“全面赔付”的口号,称对于使用支付宝而受骗遭受损失的用户,将全部赔偿其损失。
马云信誓旦旦:“不是赔个几百几千,如果真的受骗了,1个亿我们也会赔。”
全面赔付成为电子商务范围内的先例,之前从未有商家这样做过,因为冒的风险太大。但马云却认为风险会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出现差错,而且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需要赔付,那几个亿还是赔得起的。总之,既要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又要说话算话,履行承诺。
除了全面赔付,还免收了异地汇款的手续费。人们对马云又一次刮目相看:作为一个商人,却并不以赚钱为第一目的。正如淘宝网执行总经理孙彤宇说的那样:“支付宝是在2003年10月推出的,我们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支付宝这种安全交易媒介的话,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不会那么成熟。”
“马总想解决的是整个中国电子商务中的支付问题,而不是仅仅给淘宝网找一个支付的解决方案。”
人生有很多种选择,对于成功的看法也有很多种,有的人认为只有位高权重才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赚很多钱才算是成功,这就要看你自己是怎么看的。马云赚到了很多钱,有社会地位,在许多人眼里,他是成功的,马云也成了很多人奋斗的榜样。
马云并不认为赚钱是他人生的目标,马云的人生理想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他人创造价值和机会。其实,人生是可以有很多种追求的,有的人得到自由,便觉得成功;有的人得到认可,便觉得成功。这完全是见仁见智。
能够赚钱,却不将赚钱作为目的,这是一种境界。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应该在赚钱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目标。一位名人说过:
“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关系,但是80%的悲剧都跟钱有关系。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亿万富翁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乞丐也有快乐的时候。”
生活幸福与钱多少无直接的关系,所以,不要把聚集财富当作人生的一个奋斗目标。
4、帮助别人赚钱,然后才使自己赚钱
马云:阿里巴巴发现了金矿,那我们绝对不会自己去挖,我们希望别人去挖,他挖了金子给我一块就可以了。很多人喜欢牢牢地守住金矿。我们去帮助别人发财,别人发财了,我们才能发财,因为我们所需的并不多。
“马云财散人聚的能力不比我老牛差,我是阿里巴巴薪酬委员会的主席,我发现马云大手笔分钱的能力非常强。这就是他的分享能力,所以财散就能人聚。”这是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满月酒会”上牛根生对马云所作出的评价。
2007年11月6日对马云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他的阿里巴巴公司终于在香港上市,这是自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以来的第8个年头,整整一个“八年抗战”。至此,阿里巴巴成为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很多人都知道,马云是从50万元人民币开始起家的,直到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这一天,已经拥有200亿美元的市值。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让马云坚持走到了今天呢?用他最朴实的原话来说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的B2B即是为中小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交易而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自一开始就受到权威人士的好评,并且与亚马逊B2C模式、雅虎门户网站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并称为当今互联网的“四大模式”。其实这种B2B模式曾经在美国失败过,但马云在中国运用得很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里巴巴所开创的时代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此外,随着中国在2001年“入世”成功,马云推出了“中国供应商”服务以及“阿里巴巴推荐采购商”服务,并与通用电气、Sobond、沃尔玛以及Markant等合作,进行互联网跨国采购。
也是这一年,阿里巴巴推出了“诚信通”这种企业级互联网信用管理产品,领先于世界。美国学术界甚至为此掀起了一股研究阿里巴巴的热潮,阿里巴巴的管理模式也成了哈佛商学院的MBA案例之一。
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50%,并且成为了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其注册用户人数截至2007年上半年达到了2500万。
此外,阿里巴巴曾连续5年被《福布斯》评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并且荣获了国内外各项荣誉,被媒体赞为与eBay、Amazon、Yahoo和AOL同具实力的商务典范,是“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当天,其市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马云当日的收盘身家也达到了140亿港元。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阿里巴巴内部员工也普遍实现了“一夜暴富”,身家超过50万元的大有人在。
举个例子来说,有个叫卫哲的员工,他在阿里巴巴仅干了1年,在上市当日,他就拥有了14亿港元的身家,身家倍增。而卫哲的一夜暴富正是因为马云给了他1.06%的股份。这样的例子在阿里巴巴数不胜数,被大家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顶级的集体“造富”运动。
然而,这次由阿里巴巴上市引发的大规模致富运动却没能让阿里巴巴内部造出一名“首富”,这是因为马云手中的股份还不到5%。
对此,马云是这样认为的:“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没想过用控股的方式控制,也不想自己一个人去控制别人。这个公司需要把股权分散,这样,其他股东和员工才更有信心和干劲。”
俞敏洪在作演讲时,说到关于分享的一个话题:“比如说现在你有6个苹果,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你一口把它们全部吃掉;第二,你可以自己吃1个,给别人分5个。表面上你丢了5个苹果,实际上你一点也没丢,因为你获得了5个人的友谊。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就很愿意来帮助你。我吃了你1个苹果,当我有橘子的时候,无论如何我要分你1个橘子。你用这种方式收集了另外的5种水果。”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很多企业家却看不到其重要性。在利润红利面前,很多人都想多拿多得,根本不想和别人分享。可独享的后果就是与伙伴斤斤计较,最后吵翻。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奋斗后,终于让自己的公司上市了。
但在股权如何分配的问题上,他和他的合伙人产生了分歧。这个企业家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是自己把公司一手做起来的,理应拿75%的股份,剩下25%的股份给余下的5位合伙人分。
那5位合伙人认为企业家所占股份太多,不公平,应当重新分配股权。
本来公司上市后,应当继续将公司做大做好,可几个股东纠缠在股权分配的问题上,无心管理公司,公司的经营开始出现问题,企业家将责任推到了那几个合伙人身上。
几个人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最后,与企业家一起打拼的5个合伙人离开了公司,又去开了一家新公司,还带走了公司很多客户,公司的业务一下子减少了。企业家着急救火,他许诺谁能拉到大客户,谁就能分到公司的股票,但他之前与合伙人之间的股权之争已经在公司传开了,大家都不相信他能够分享股权。最后,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这就是独享财富、不肯分享的结果。企业家不肯分享成果,最终他自己也没有享受到好成果。马云不独享公司的财富,将其分享给公司的员工,他明白只有帮助别人赚到钱,别人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赚钱。
摒弃自私贪心的行为,与别人一起享用自己拥有的,看似是付出,其实也是得到,分享的过程中,能够找到更多我们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