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彦春(同心动力副总) 来源:同心动力管理V视角
近日,与家人一起观看了正在热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家”与“我的国”的情感之线,连接的是如此之紧密。一部电影,七位导演、七个故事、七个短片、七十年,可谓前所未有;大国小家,有温度、有厚度、有故事、有情感,彰显家国情怀。
在众多影片当中,为何《我和我的祖国》如此感人至深?因为,这是关于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都是“参与者”。正是这样的融入感,让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地置身其中,与电影的剧情一起同频共振,与影片中的人物同欢呼、共情感。
职业的思维、职业的习惯,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文化也有这样的融入感,那我们的文化该会有怎样的力量?我们的文化应该有这样的力量!
在此,仅以个人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前夜”、“相遇”、“夺冠”、“北京你好”和“护航”等,去品味和感悟这些故事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1、《前夜》:精神的旗帜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前,为了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能够开国大典时完美的升起,电动技术工程师林治远的故事。
倒计时的滴答声,恐高的林治远爬上旗杆、焊花点亮的一瞬,房顶上用大喇叭上广播寻找稀有金属、引来北京人争相捐赠的场景……这些瞬间,这些画面,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最最让人难忘是林治远的怒吼:”你以为升起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28年革命,2000万人牺牲,才换来新中国第一面红旗!”
2、《相遇》:情感与信念
一个虐心的场景,一个凄婉的故事:公交车上,昔日恋人认出了带着口罩、三年未见的高远,但他因为保密任务,不敢与之相认,只能淡淡地说:“你认错人了。”恋人抱怨:“为什么不说一句话就走了?就是门框里塞张纸条也行啊!”与自己的恋人相遇却不能相认,被认出却不能承认。
原子弹研发是国家重要机密。国家规定,原子弹科研人员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要把在基地看到的一切,永远烂在肚里。”所以,他们只能长期隐姓埋名,只能把情感深深埋藏。
这就是为原子弹研制英勇献身的科研英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那个年代的人们,为了祖国,为了保密,真的是“二者皆可抛”,什么都可以牺牲!唯有祖国的利益,不能牺牲!
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在见到恋人时虽故意躲闪但却十分深情的眼神,但读到的却是那深藏心底的信念:我身既已许国,便再难许卿了!
3、《夺冠》:责任的力量
《夺冠》讲述的是在上海的弄堂里,人们通过一台黑白电视机观看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比赛并最终夺冠的故事。欢呼的人群,激动的笑脸,热闹的场面,都让人深受感染。
但这个故事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女排精神,甚至与比赛无关,与结果无关,而是那个小男孩冬冬。为了围坐在电视机前的大人们、街坊邻居们能够看到、看清女排比赛的画面,他一次次爬上房顶,手把天线,因为一松手就是雪花,所以他坚持着,无法与其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小美告别,而小美即将去机场远赴国外就读。
此情此景,我感受到了一个小男孩的责任。也许小小年纪的他未必懂得什么是责任,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对责任最完美的诠释。
4、《北京你好》:卑微与高大
这个片段又把我们带回到了2008那个带给国人痛苦又带给国人骄傲的特别年份。
张北京是一个非常平凡、甚至有些卑微的出租车司机,但他却幸运地获得了一张极其珍贵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他本想送给自己的孩子作为生日礼物,提升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但不料却意外被一个外地乘坐出租车的小男孩买走了。他凭借小男孩的四川口音,在经历了一系列神奇的事件后找回了门票,却得知小男孩是奥运工程建设者的后代,其父亲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后,小男孩是来替父亲圆梦的。他便毅然决然把门票送给了小男孩。
这一刻,那个有点卑微的出租车司机在我们的眼中是那么的有光芒、那么的高大!
5、《护航》:“小我”与“大我”
女飞行员吕潇然,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飞行编队中能力最强的一个,却在阅兵期间被安排当备飞。年少时便渴望飞翔的梦想,翱翔天安门上空的期盼,她想不开,她心有不甘,但后来在队友遇到故障让她进入编队的时候,她却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指导队友排除故障完成阅兵,那一刻,我们看到是一个最美的“备飞”。
这位甘当“备飞”奉献“小我”的吕潇然,展现了中国空军女飞行员的飒爽英姿和她们肩负重任背后的默默坚守与无悔付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耳熟能详的旋律,感人至深的片段,70年的画卷,70年的历程,最真的情感流露,最深的精神触动,这就是《我和我的祖国》带给我们的力量!